來到這里是因為在網站上看到的一個新名詞:The Neat Tourism —“純靜旅游”。網站上說“如果你想用清泉蕩滌被工業污染、被商業銹蝕的靈魂,如果你想逃避債權人的糾纏和手機的干擾,如果你想擁抱大自然而不被兜售工藝品的小販包圍,那么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是—老撾。”破曉時分,瑯勃拉邦仍在沉睡。
在黃褐色的廟宇屋頂、綠色的棕櫚樹和白色房屋模糊的遠方,一條長長的橘黃色隊伍踏碎晨霧向你走來。在這些光頭赤腳、身披袈裟的和尚隊伍的前面,女人們跪在竹席上,將竹制容器高高舉過頭頂。當隊伍來到跟前時,她們再將容器里的糯米飯一撮一撮分別放到每一個和尚的飯缽里。這種在任何一個佛教國家都存在的“施舍”和“化緣”活動中,只有這里的最傳統、最純潔也最具規模。
當一個西方人在140 年前第一次記載下這一驚人的景象以來,至今沒有絲毫改變。人和神履行相互承諾的契約是需要一種禮儀或者形式的,而在這里這種禮儀卻顯得平凡而又莊嚴,成為古典的藝術儀式和壯麗的史詩。事物的兩極在這里平靜和諧地相會,所產生的穿透力對異教徒和無神論者同樣具有“殺傷力”。
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這股夢幻般的橘黃色旋風無聲而來又無聲而逝。留下那些眼眶濕潤、嘴唇顫動的外國游客如夢初醒,弄不清自己為什么孤零零地站在空蕩蕩的街道上。
在僅僅只有數萬人的瑯勃拉邦,僧侶超過數千人,佛寺的密度可想而知。站在城市中心的普西山(Phousi Hill)上眺望,除了星星點點的黃色佛塔尖像是綠色海洋中閃爍的瑰寶,你看不到什么房屋。比大乘佛寺更加幽雅秀麗的小乘佛寺最特別的是大夾角大曲線的多層屋檐,和尖尖的佛塔一樣似乎要將人們的注意力從迷茫的塵世轉移到蔚藍色的天空—來世。有學者認為,這種歸屬感非常明確的教化,在規范人的行為方面比現代科學和政治信仰更加有效。
金城寺(Wat Xieng Thong)是老撾最有代表性的佛寺,據說要多次拜訪才能領悟“與心靈溝通”的含義。廟宇在陽光沐浴下金碧輝煌,大殿內外墻壁和天花板上都是羅摩衍那神話故事的繪畫和浮雕。Pavet是佛教歷史上最后一個賦予肉體的化身,他出現在世俗的田園之中。17世紀~18世紀來到這里的荷蘭商人,他們的形象也同樣凝固在附近的Wat Pak Khan廟宇大門的浮雕上。
楊帆起航——旅行轉角遇見(2014-09-05)
車行轉角——驚見彩虹!人生懵懂——萬事由心(2014-07-14)
自由隨性——自在隨我!我的旅游我做主(2014-06-25)
2014旅行社銷售趨勢 門店需求降低泛渠道銷售強化(2013-12-18)
寧靜且喧鬧的伊麗莎白女王公園(2012-11-19)
馬爾代夫金多瑪島(2012-11-16)
卡夫卡的布拉格之戀(2012-11-14)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