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實的史地文化知識
一位稱職的導游員,可以說是一位文化大使,他要向來自異地他鄉的旅游者傳播目的地的文化。這就要求導游員必須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有學識的人,他要通曉包括歷史、地理、宗教、民族、民俗風情、風物特產、古建園林、文學藝術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導游講解的素材,是導游服務的原料,是導游員的看家本領。此外,導游員還要善于將本地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典故、文學名著、名人軼事等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優秀的導游員應該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對本地及相鄰省市地區的旅游景點、風土人情、歷史掌故、民間傳說等了如指掌,對國內外的主要名勝也要有所了解。
(二)豐富的美學知識
旅游活動是一項尋覓美、欣賞美、享受美的綜合性審美活動。自然風光的美是迷人的,文物古跡的美是醇厚的,藝術作品的美是醉人的,展示這些美,闡述這些美,令旅游者獲得享受是導游員的責任。在旅游審美活動中,導游員起著重要的引導和調節作用,他是審美信息的傳遞者和審美行為的調節者。導游員要有較高的美學修養和審美鑒賞能力,方能使旅游者得到審美的滿足和情感上的陶冶。此外,導游員要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藝術素養不僅能使導游員的人格更加完善,還能使導游講解的層次大大提高,從而在文化交流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導游員應具備的美學知識主要包括:自然景觀美學(山地景觀、水體景觀、動植物景觀、氣象景觀)、人文景觀美學(建筑、園林、民風民俗)、藝術美學(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手工藝品等)和生活美學(飲食、服飾等)。
(三)靈活的心理學知識
導游員的工作對象主要是人,包括形形色色的旅游者、工作伙伴以及各旅游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由于人的個性不盡相同,而且不同情境下,人還會處于不同的心理狀態。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出現各不相同的狀況。進入21世紀以后,人的個性化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一點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消費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針對這種變化趨勢,導游員一方面要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動,有的放矢的做好導游講解和旅途生活服務,實時地、有針對性的提供心理服務,從而使旅游者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在精神上獲得愉悅;另一方面,在與合作伙伴打交道的過程中,導游員也要注意心理策略,以便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導游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包括:普通心理學知識(人的一般心理活動和行為規律、個性理論、交往技巧等)和旅游心理學知識(專門針對旅游者和旅游從業人員心理和行為的相關知識)。
(四)必要的政策法規知識
政策法規是導游員的工作指針。導游員在導游講解、回答旅游者的問詢或同旅游者討論有關問題時,必須以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作指導,不能信口開河,否則,會給旅游者造成誤解,甚至給國家造成損失。對于旅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導游員要根據國家的政策和有關的法律法規予以正確處理。導游員要掌握的必要的政策法規包括: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有關國際問題的態度,國際交往原則,國家的現行方針政策,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知識,旅游者的權利和義務,外國旅游者在中國的法律地位以及他們的權利和義務,與旅游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此外,導游員要了解各個時期國內國外的熱點問題和我國的態度。
(五)多種旅行常識
導游員帶領旅游者在目的地旅游,為旅游者提供導游服務的同時,還要隨時隨地的幫助旅游者解決旅行中的種種問題。導游員掌握必要的旅行知識,不僅便于工作,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導游工作水平,這對旅游活動的順利進行尤為重要。導游員應掌握的旅行常識有:出入境知識、海關知識、交通知識、通信知識、貨幣知識、保險知識、救護常識、衛生常識、生活常識等。
導游員在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要避免以下問題:其一,知識儲備不夠。表現為導游員因對景點等相關知識知之甚少,所以講解時常常三言兩語,敷衍了事,對旅游者的提問一問三不知,自己尷尬,旅游者不滿。其二,對知識的理解不夠,只求一知半解。表現為導游員只滿足于背誦導游詞,在導游講解時,似和尚念經,平淡無奇,對景點所蘊含的科學內容不進行深入研究。其三,對知識的掌握缺乏科學態度。表現為杜撰事實,張冠李戴,胡言亂語,嚴重違背導游員的職業道德。其四,不講究知識的傳播方法。表現為“百病一方,一視同仁”,盡管旅游者千差萬別,其導游講解詞只有一種,而且生硬單調,激發不起旅游者的興趣。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有失于一個國家或地方導游服務的聲譽,也不利于旅游業的長遠發展。
牡丹江冬季旅游實現突圍發展(2014-04-01)
七三一舊址區域內非文物建筑將拆遷(2014-04-01)
安重根紀念館吸引大量韓國游客(2014-04-01)
雙鴨山市外事僑務旅游局喜獲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4-04-01)
佳木斯市旅游局召開群眾路線活動動員會(2014-04-01)
央視發現之旅頻道將秀雪城美景(2014-04-01)
嘉蔭茅蘭溝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4-04-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