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現如今為縣級市,屬于酒泉市管轄,玉門關為敦煌旅游景點中不可不提的一個地方,它位于敦煌市西北方向90公里處的戈壁上。
說起玉門關,人們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強烈地感染著人們,引發起人們對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傳說的關塞的向往。
實用信息 景區名稱:玉門關遺址
所屬地區: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
景區級別:AAAA級
開放時間:8:00-18:00
景區門票:40元
交通 自駕:從敦煌市沿G215行駛34.1公里,右前方轉彎,行駛58.4公里后,右前方轉彎,行駛20米,過右側的漢長城遺址約220米后,便可到達玉門關遺址。
包車:從敦煌到玉門關約90公里,由沙漠公路相連,小車基本可以通行。目前沒有公共交通直達,建議包車或是找當地旅行社。包車費用在300元左右。
住宿:玉門關屬于敦煌市,敦煌市作為一個旅游城市,相關服務設施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善。
周邊景點:漢長城、陽關遺址、雅丹地質公園。
旅游小貼士 1、
注意防蟲咬,要記得帶一些長衣長褲。
2、 大漠天干物燥,日照強烈,記得帶上防曬霜,注意補充水分。
景區資料
與玉門關有關的詩詞可謂多不勝數,既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蒼涼,又有"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的悲切,更有"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的磅礴?梢娮鳛橐粋關隘,它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何等重要的地位。
玉門關,折射著中國古代的玉文化。對玉的尊崇,使得來自和田的美玉源源不斷地通過此關運向中原。因此,漢武帝在西域所設置的第一道關卡,便叫玉門關。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始建于西漢武帝時期,為當時都尉治所,屬敦煌郡管轄,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千米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西、北各開一門。
1907年,冒險家兼考古者兼偷運者斯坦因在關城北面不遠處廢墟中挖掘到了許多漢簡,從簡的內容判定出小方盤城為玉門關所在地。根據史書記載玉門關的位置也應當就在附近,但是小方盤城只有600余平米作為漢朝最西面的海關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目前玉門關的具體位置尚不能肯定,保存完好的小方盤城遺址就暫定為玉門關,現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為黃膠土夯筑,開西北兩門。城墻高達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上有女墻,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歷史沿革
玉門關為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隘,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漸繁榮,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大約公元前121年---107年間,漢武帝下令修建了"兩關",即:陽關、玉門關。
玉門關不僅是著名的險關要塞,而且象征著中原內地的門戶,西出的征人、商客、官吏、僧侶們只要跨進玉門關就算是回歸到中原大地,就會有一種安定的歸屬感,可以想見玉門關在人們心中的重要。
玉門關在風沙之中已經矗立了兩千多年,像一個被遺忘的戍卒寂寞地駐守著西北的門戶。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在落日的余輝中,透射出濃烈的歷史滄桑感。
正是這座小小的方城,兩千多年前,緊緊守護著絲綢之路的安全。在這座古關之下,進出過各國的商隊、馳騁過英雄的戰馬,飄拂過使節的旌旗,印下過僧侶的足跡。
它是張騫歷盡千辛萬苦兩度出使西域,經過的那個玉門關;
它是大將李廣利沒能攻破大宛,漢武帝不讓他率領將士回到中土,大軍被拒的那個玉門關;
它是班超耄耋之年揮淚寫下"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的那個玉門關;
它是漢簡墨書"酒泉玉門都尉"字樣的那個玉門關;
它是大唐的玄奘法師一人到印度取經進出的那個玉門關;
……
玉門關是一種象征,一種意象,是歲月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凝結下來的歷史見證,能讓后人懂得關于和平、追尋、真理的代價,玉門關所昭示的偉大意義正在于此。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