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文帝避難永州一說,今年以來,我們在九嶷山又有了更多的新發現:建文帝于1402年9月去九嶷山舜帝陵祭過舜,在祭舜途中還在下灌的盧家橋落水,被村民救上后,他便在九嶷山遜國為僧,僧名廣文即應文,并在下灌建造了龍回寺、應龍橋、應龍亭、廣文橋、三圣亭、三公殿,還在龍回寺門前親手種植了“應龍蕉”。所有的這些在《徐霞客游記》、《寧遠縣志》和《下灌李氏族譜》中都有記錄。
建文帝祭舜途中于下灌失足落水
一、建文帝下灌盧家橋落水。修篡于
1916年的《灌溪李氏族譜》之附卷三《藝文雜志·橋梁》中有一篇《廣文橋奇聞》,其記錄意思大至如下:公元1402年9月初,明成祖朱棣篡位改元永樂。惠帝朱允炆在兩位貼身大內侍衛寒清、寒潔的保護下,亡命南逃,從冷水鄉直上來到灌溪的盧家橋,由寒潔背負惠帝從橋上過,欲住九嶷謁舜帝陵。腳滑落水,村人提水發現幫忙救上后,見一武士跪在落水者前說:“圣上,受驚了……”村人嚇得轉身就跑,后在臨終前才把此事告知兒孫。
二、廣文橋又名建文橋。廣文橋又名建文橋,這不是傳說,而是有文字記錄。編修于1792年的《灌溪李氏族譜》之《茂英公上宅宗譜序》第七十頁,有一張《灌溪八景圖》,圖中建文帝當年落水的盧家橋處的標注,既不是原盧家橋,也不是現在還保存完好的 “廣文橋”,而是實實在在的“建文橋”。
三、建文帝祭舜 新田縣文管所史世冬在龍池寺發現的《緣化袈裟記》碑刻,經考證立于1408年,該篇碑刻記錄:建文帝在派人拜謁道德始祖舜帝、恩公梅等人陵墓后,決定不再當皇帝而入寺為僧。
綜合碑刻和下灌的族譜記錄,建文帝確實在祭舜途中曾落水盧家橋。 建文帝修建了龍回寺、應龍橋、應龍亭和廣文橋
九嶷山下的寧遠下灌村,始建于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號稱江南第一村,距九嶷山舜帝陵僅九公里,是歷代帝王派官員祭舜的必經之地。在村北一里許的范圍內,有許多明初建筑和景致:龍回寺、應龍橋、應龍亭、廣文橋、三公殿、三圣亭和應龍蕉。相傳這些都是明二帝建文帝朱允炆在這里當和尚時所布施。
一、下灌有兩座“應龍橋”。《徐霞客游記》中記:“下觀之西,有溪自南繞下觀而東,有石梁鎖其下流,水由橋下出,東與簫韶水合。其西一溪,又自應龍橋來會,三水合而勝舟,過下觀,始與蕭韶水別,路轉東南向。南望下觀之后,千峰聳翠,其中有最高而銳者,名吳尖山。山下有巖,窈窕如斜巖云,其內有尤村洞,其外有東角潭,皆此中絕勝處。蓋峰盡干羽之遺,石俱率舞之獸,游九疑而不經此,幾失其真形矣。東南二里,有大溪南自尤村洞來,橋亭橫跨其上,是為應龍橋,又名通濟橋。”
根據徐霞客的記錄,我們發現,下灌有兩座應龍橋:第一座,在下灌村西的西溪河上,“石梁”上游方向。第二座,在下灌村東龍溪河上,“石梁”下游約五百米許。
經查《寧遠縣志》,發現第一座“應龍橋” 原在建文帝落水的盧家橋原址,清朝雍正年間,重建此橋時,往下游方向移了約八十米,與“石梁”相并列,寧遠知縣蔣德重為規避兩橋重名,遂將“應龍橋”的另一橋名“廣文橋”題寫其上。而第二座“應龍橋”其名則一直沒有改變。
查看《灌溪李氏族譜》中的《灌溪八景圖》我們發現,以龍回寺為中心,以“應龍”命名還有一座亭,位于沒有更名的應龍橋西側,應龍亭南即龍回寺前門處,有一片芭蕉林,人們則稱其為“應龍蕉”。下灌龍回寺傍為什么有這么多以“應龍”命名的橋、亭、樹呢?
二、龍回寺又名應山門。在《茂誠公派下·李氏族譜》,我們發現了一篇由侯銓知縣蘇莨枋寫的《龍回寺序》:
粵稽龍回寺,在灌溪之右,距縣治三舍許。地勢高爽,眾山環拱,二水交流于前,誠延塘之勝境也。寺之殿宇歲久頹廢,所存者其遺址耳。宣德壬子歲,灌溪善士李茂高、李文敬五六輩慷慨然重建,而延塘僧凈爾暨定然者,以住持久,于時力所弗及,謁眾士隨緣募化,或捐谷粟,或舍布帛,鳩工傭力,伐石斬植,樂然就工,佛殿為之巍然,佛像為之儼然。未幾,凈爾、定然以逝,而善士茂高、文敬亦相繼而亡,故其廊應山門未之能為也。天順庚辰秋,寺僧曰本然、曰廣文者,乃諮于眾曰:“佛殿雖建,于前其所未為者,蓋在我后之人,矧今辛逢雍熙之治,不以有為之,可乎?”時則有若文遜、文恭輩,亦皆文敬之昆仲,聞其言,而遂然之。于是率族之叔侄輩,各出其質,仍取材木陶搏磚瓦,年余所用皆備,集工匠并力為之而廓,應山門完且美矣。噫,諸善士其賢矣哉。粵自圣天子嗣位大寶以來,恩溥仁施,萬方清寧,自國都以及閭里,莫不有寺,皆所以奉佛修教,非但迎祥鷹而已也,龍回寺,雖不知創造何代,然頹廢概久未能重建之者,今茂高、文敬輩既然有以建之于前,而文遜、文恭輩復有以成之于后,是皆有奉佛之誠心,夫豈夸功要譽而然哉,將見自一世而百世千百世而萬萬世,奉佛修教之不替者,皆自諸善士始也,若夫獲報天而子孫榮顯,蓋有不期然而然矣,當落成之日,予達自本學歸,禹曰,不可無記。遂謹記之。
文林郎候銓知縣蘇莨枋
天順四年龍集良辰十二月吉旦
這篇文章在龍回寺落成之日就寫成了,該文說龍回寺初創于1432年,1460年最終由僧人廣文建成;龍回寺又叫 “應山門”。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應龍橋”、“應龍亭”、“應龍蕉”等古跡名,就會發現“應龍”原來是取“應山門”和“龍回寺”中的第一個字而形成,說明這些以“應龍”命名的古跡,都是龍回寺僧人廣文所建。據此,我們也明白了為什么清雍正年間將村西的應龍橋改名廣文橋的原因了:原來,“應龍”就是僧人廣文。
廣文既是建文帝朱允炆,那么“應龍”也就是指建文帝朱允炆了。
廣文又叫應文
許多傳說說:建文帝在金川門之變后,打開明太祖朱元璋遺贈紅篋,內有度牒三葉,一云應文,二云應能,三云應賢。建文帝便化名應文,從鬼門出。但是,這些傳說都沒有找到建文帝僧名應文的原始依據。而在下灌,我們找到了。龍回寺又稱應山門,廣文又被人們稱為“應龍”,當然他也可以稱為:“應山門之廣文。”簡言之,就是應文。無論是應龍還是應文,這里的“應”、“龍”、“文”都有其具體的含義。我們認為,“應”指“應天”,即南京,“龍”指皇帝,“文”指“建文”或“允炆”。所以,“應龍”實際是指“應天皇帝”,“應文”實際是指“應天允炆。”
下灌人一直稱應龍橋或廣文橋為“建文橋”,并在乾隆年間寫進了族譜中,1916年,又把建文帝落水盧家橋的傳聞寫進了《藝文雜記》篇,加之廣文即應文與建文帝又生活在同一時期。所以說,僧人應文創建了下灌“建文橋”,廣文即應文就是我們要找的“帝不知所終”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去逝后,寧遠人把他奉為“三伯公”,又稱“三公”或“三圣”,塑其神像予以祭拜,一直到解放初期,所以說,下灌廣文橋北的“三公殿”和“三圣亭”也是紀念建文帝的古建筑。
寧遠的這一新發現,為建文帝蹤跡永州說提供了更加無可推翻的證據。建文帝蹤跡之謎的完全破解指日可待。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