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附近。
建筑特色:
埃及現存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雕刻坎石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建成,至今還是眾說紛紜。最初鋪蓋金字塔的外層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塊幾乎全部消失。如今見到的是下面淡黃色的石灰大石塊,顯露出其內部結構。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從甬道進去,墓室頂上分層架著幾塊幾十噸重的大石塊。建成的金字塔被用陵墓。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永生,金字塔內的墓穴里起初堆滿了黃金和各種貴重物品。[1]
傳說:
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離世后,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后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筑方法。他用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并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樣子像漢字的“金”字,所以中國人把它寫為“金字塔”(原文是 pyramid)。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歷史淵源:
尼羅河畔的金字塔群(the great pyramids),是古代埃及法老自己修建的陵墓。據說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共有將近100座,大多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一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及尼羅河西岸。吉札金字塔,左邊屬于卡夫拉王,右邊屬于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是石灰巖,部分為花岡巖。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和門卡烏拉(Menkaura)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胡夫金字塔高146.6m,底邊長230.35m;海夫拉金字塔高143.5m,底邊長215.25m;門卡烏拉金字塔高66.4m,底邊長108.04m。
在這3座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用200多萬塊巨石砌成。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地面斜坡往上拖運,然后在金字塔周圍以一種腳手架的方式層層堆砌。金字塔的旁邊還有一些皇族和貴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長方形臺式陵墓。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