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于昆明龍頭街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趙崗/攝
從愛情電影《五朵金花》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歌舞音樂影片《阿詩瑪》,再到大型原生態歌舞劇《云南映象》,云南這片廣袤的土地孕育出無數優秀的經典文化作品。近年來,云南文化產業不停從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中汲取養分,著力打造云南品牌優秀文化產品,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從城市建設方面來看,昆明作為省會城市,也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變遷,昆明城在發展中留下了什么?
7月20日,在昆明蓮花池畔舉辦的云南文化產業創意論壇上,來自省內的知名文人、商人、學者齊聚一堂,共同闡釋對昆明的熱愛和深深的擔憂,探討“文化名城”的發展道路。
文化是一切文明的成果
關于文化的概念,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定義。
云南省政策研究室研究員黑紅兵認為,文化是過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被賦予新的概念,只能通過社會現象去理解。“不論是實體事物,或是思維方面存在的東西,通過修飾,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呈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文化。”文化也是基因,是對意識活動的繼承,對人的行為具有支配作用。
比如一朵花,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其中就附有文化價值。中國傳統的禮學,代代相傳,至今仍然起到約束世人行為舉止的作用。經濟學博士王敏正補充道,“文”是事物作用于另一事物留下的痕跡,“化”則是變化。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
“文化是空氣,你看不到它,卻離不開它”
城市文化,是區別城市的顯著特征,也是一個城市無法被其他城市替代的重要元素。“文化是空氣,你看不到它,卻離不開它。”在云南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會長連芳看來,昆明歷史文化的靈魂和本質是自然,昆明是一個自然之城,“滇池和翠湖,是自然賜予昆明人最好的禮物,城市發展需要呵護自然。”
連芳將昆明的文化概括為:“天賜陽光溫暖,地養綠色無邊,春融萬物生長,花開七彩斑斕。” 她說,昆明固守著一份與生俱來的自然生活,也張開雙臂接納著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文化的滲透與影響,不同的文化在昆明駐足時,都不約而同地受到了自然的滋潤,變得自由而超脫。
千百年來,昆明自然的屬性在時間和空間中,如影隨形,從未稍離,就如同涓涓細流。人文文化與自然文化不斷交織、積淀和延續,不斷地得到自然的滋養,養育和養成。
“一座山,守候著一片海;一朵云,攙扶著醉藍的天;千重清,萬頃漣漪”。人類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水與文明的關系,都離不開水的滋潤與哺育。昆明的存在得益與滇池和翠湖這些來自遠古的自然造物,需要時刻捧在手心珍惜,要把自然饋贈的珍貴湖泊,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成為昆明人心靈的希望和寄托之所在。
“一旦文化基因消失,城市將面臨消亡的危險”
去年昆明城市規劃建設調研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秦光榮曾說過“文脈是城市的生命和靈魂,是城市的根、是城市軟實力和價值的內核,一個有文化的城市才能展現自身獨特的魅力。”
縱觀昆明城市建設發展道路,上世紀50年代拆除城墻、填平護城河;80年代拆除武成路、金碧路原有建筑,使古城的歷史風貌蕩然無存。“云津夜市”、“螺峰疊翠”、“灞橋煙柳”等古老的昆明人文景觀,只能停留在文字中、在老昆明人的記憶里。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裂,最終導致城市記憶的消失。這是人們對有2400年建城史的昆明深層次的擔憂。
云南傳統蒙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鄭千山認為,昆明在城市建設發展中要保留原有歷史文化,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昆明歷史文化的象征,除了鄭和、聶耳等代表人物外,還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鄭千山說,滇劇、花燈劇、刺繡,包括小鍋米線等,都是昆明文化基因的組成部分, 一旦文化基因消失,城市將面臨消亡的危險。
一個城市只有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才會有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昆明要培育個性和特色,其根本是要牢固樹立以文立市的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打造個性之城、特色之城,只有這樣,昆明才能將“文化名城”長遠保留下去。(云南網 實習記者羅浩)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