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峽谷進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來到了紅山堡。據說藏兵洞有三條通道可以進入紅山堡,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洞口,其余的兩口洞口還沒有找到,可見當年在這個立體防御體系中,上下連通,來往是多么的便捷。
紅山堡是因位于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里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后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御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陜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甕城,門向南開。墻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體制設置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
初時,駐堡將士僅為“一百二員”,就是說戍守將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羅書、學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斷寇掠陜西、寧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于時屬靈州的紅鹽池大敗孛忽羅等部,迫使他們“渡河北去”。但韃靼部漸強,小王子部又率眾入居河套,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這時,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邊(陜西、寧夏、固原)的秦纮,委派寧夏都指使史鏞擴建紅山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甕城長30米,寬20米。堡內住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還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間營房,紅山堡應有50多間房屋。在城堡西北臺地處,能見到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筑構件殘片堆積。這里可能是守堡官員的住所,在沒遭到破壞前,可能是一座檔次較高的恢宏建筑。
最初設置紅山堡等城障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加強長城線上的防守(這在介紹藏兵洞時已談過);二是“防秋”。所謂“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韃靼、瓦剌貴族仍然遵循突厥等游牧民族貴族的古例,就是往往于秋天馬肥草盛之際,大舉興兵南侵,這時農耕還正值秋收季節。為此,從隋唐至明,每到這時就要調集大軍戍邊,以保護百姓秋收,因稱之為“防秋”。但在客觀上,其作用并不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瓊筑“頭道邊”,實施“深溝高壘”后,使長城內的“寧鹽大道”和陜北有屏障保護的交通大道相銜接,從而成為商運往來的“黃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橫山至清水營各城障設立驛站,其中紅山驛設驛馬18匹,原有驛站3名,新添至7名,往靈州南下關中的驛道,比過去延長了120里,是寧夏鎮軍事供應及軍機文書傳遞、官員往來的必經之道,這就和“寧鹽大道”共同構成了在軍事保護下的兩大主要交通線。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營“馬市”及“牛羊小市”進行商品交易和商貿往來,紅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據志書記載,明代長城沿線自橫城起至延綏的今定邊界,共有城障21座(城堡之間又根據需要修筑的小城堡稱為“障”)。橫城分邊守備17里,清水營守備36里,兩城營之間的18里統歸紅山堡分邊守備。這樣紅山堡一頭挑著橫城營,一頭挑著清水營,其軍事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正應它在地理上的特殊性,藏兵洞的修建就更容易理解了,大約建于實施深溝高壘的嘉靖十年(1531年)。
紅山堡及其他城障之北的長城基部,一般都設有“暗門”(即類似城門的拱形小券門)可使長城內外相通,由戍軍把手,按照規定開啟。除此之外,明代在修筑長城時,還于長城內側每5里筑有一座烽火臺,紅山堡屬下有4座,即安邊墩、大鶯墩(此墩處的長城上有“暗門”),鎮羅邊墩、窯兒邊墩。烽火臺為黃土夯筑,也稱煙墩、烽臺、烽燧、烽堠、狼煙臺,俗稱“煙火墩”。這種墩臺,長城上也有設置,專用以軍事報警,白天燃煙,夜間舉火,依次遞相燃放,軍情很快就可傳報到鎮或州所。這種古老的報警方式,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
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中規定:“合設煙墩,并看守堠夫,務必時加提調整點,須要廣積桿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毋致損壞,有誤軍情聲息……傳報得宜寇敵者,準其功,違者處以軍法”。每座墩臺一般設三個戍卒看守,日夜輪流值班。至于傳遞軍情,其法令又規定“令邊堠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余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每座烽火臺,通常都配備有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藥、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