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半年顯著走低,并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相對低位。眾所周知,燃油成本在航空公司的總成本構成中占有較大比重。據2013年統計數據,國內幾大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約占總成本的40%左右。因而,油價下跌對航空運輸業的影響較為直接。在證券市場上,航空運輸類股票受到短期熱捧,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并形成“市場題材”。在進行產業觀察時,業內人士應從更多維度來思考油價下跌對于航空市場變局的意義,從宏觀到微觀來進行考量和選擇。
在全球航空業復蘇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航空公司業績狀況出現分化。總體而言,全球航空業復蘇的態勢已經確立,除歐洲仍屬于緩慢恢復之外,北美航空市場業績增長,中東地區保持較高的成長性,而中國的航空公司則出現運輸量增加、業績下滑的分化形態。當前,中國的航空公司業績不理想,除了匯兌損失的因素,其整體運營效果不佳集中表現為不能維持較高的行業“平均票價水平”。因此,國內航空公司必須清醒認識到,這輪油價下跌,并不是專為中國的航空公司而準備的,加之國內航空燃油價格高于國際價格的局面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中國的航空公司面臨的成本控制壓力仍然十分緊迫。油價下跌導致成本結構變化,并不意味著航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水平的相應提升。
油價下跌,直接導致航空運輸業成本下降,有利于提升業績,但這并不直接等同于航空運輸業市場份額的增加。在經濟復蘇、總體向好的形勢下,國內運輸市場蛋糕繼續做大可以預期,但包括公路、鐵路、水運在內的多種交通運輸方式之間的競爭并沒有減弱,任何一種運輸方式要想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都免不了激烈爭奪。近年來,航空與高鐵的客源爭奪戰正從局部走向廣泛,從單一走向復雜。航空燃油成本較低,固然有利于航空公司“輕裝上陣”,但要實現戰斗力提升并體現出“攻城略地”的實際效果,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算術題。
此前,國內航空運輸市場已出現結構性變化,形成“新常態”。高價值旅客數量下降后維持在一定水平,短時期不會有大的變化;新增運力以及新設立航空公司投入市場,加劇市場競爭程度;低成本航空公司入局并引導旅客逐漸形成新的消費偏好;再加上國際航線市場拓展成效仍不夠理想,國內市場運營環境導致的不可控成本比例仍然較高。上述因素共同制約了航空公司業績水平的提升。在沒有業績支撐的情況下,對國內多種交通方式參與競爭的運輸市場份額的片面追求,終究是缺乏說服力的。而此輪油價下跌,與不同產業、不同市場主體的關聯性是有重大區別的,航空運輸業應抓住有利契機,調整結構,轉變方式,以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
傳統全服務型航空公司,面對油價下跌并將維持相對低位不宜盲目樂觀,在成本結構變化、經營壓力短期改善的情形下,應進一步管控其他成本,利用自身較好的時刻資源、航線網絡,提高收益管理質量,著力保持較高的平均票價水平,同時利用好金融杠杠以增強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對于成長中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由于市場份額偏小、自身體量不足,導致市場上議價能力不強,在鞏固自身成本管控優勢的同時,要準確把握航空市場總體復蘇向好的基本面,優化服務和產品設計,在目標市場上強化品牌形象,精準面對目標客戶,率先探索空地協同、網絡營銷等新型服務模式,鞏固并拓展市場份額,培育“忠實粉絲”。
總之,對此輪油價下跌,盡管不能簡單地視作航空運輸業“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但必將引發相關產業運營條件的變化,為航空運輸業的調整和發展提供機遇,也可能觸發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