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
1、古街
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以紅色角礫巖(五花石)鋪就,雨季不泥濘、旱季不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致,質感細膩,與整個城市環境相得益彰。四方街是麗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區的集貿和商業中心。四方街是一個大約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廣場,五花石鋪地,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其西側的制高點是科貢坊,為風格獨特的三層門樓。西有西河,東為中河。西河上設有活動閘門,可利用西河與中河的高差沖洗街面。從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義街、七一街、五一街,新華街,又從四大主街岔出眾多街巷,如蛛網交錯,四通八達,從而形成以四方街為中心、沿街逐層外延的縝密而又開放的格局。
2、古橋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飛架有354座橋梁,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橋(風雨橋)、石拱橋、石板橋、木板橋等。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于明清時期。
大石橋為古城眾橋之首,位于四方街東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從橋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龍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橋。該橋系雙孔石拱橋,拱圈用板巖石支砌,橋長10余米,橋寬近4米,橋面用傳統的五花石鋪砌,坡度平緩,便于兩岸往來。
3、木府
木府原系麗江世襲土司木氏衙署,“略備于元,盛于明”。歷經戰亂動蕩,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內設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復重建的木府占地46畝,坐西向東,沿中軸線依地勢建有忠義坊、義門、前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配殿、閣樓、戲臺、過街樓、家院、走廊、宮驛等15幢,大大小小計162間。衙內掛有幾代皇帝欽賜的十一塊匾額,上書“忠義”、“誠心報國”、“輯寧邊境”等。有人評價:“木府是凝固的麗江古樂,是當代的創世史詩。”
4、福國寺五鳳樓
五鳳樓(原名法云間),位于黑龍潭公園北端,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1983年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高20米,為層甍三重擔結構,基呈亞字形,樓臺三疊,屋擔八角,三層共24個飛檐,就象五只彩鳳展翅來儀,故名五鳳樓。全樓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樓尖貼金實頂。天花板上繪有太極圖、飛天神王、龍鳳呈祥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絢麗,具有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筑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寶和典型范例。
5、白沙民居建筑群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處,曾是宋元時期麗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有一個梯形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民居鋪面沿街設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廣場,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發展為后來麗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礎。
6、束河民居建筑群
束河民居建筑群在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錯落有致。街頭有一潭泉水,稱為“九鼎龍潭”,又稱“龍泉”。青龍河從束河村中央穿過,建于明代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高4米、寬4.5米、長23米,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橋束側建有長32米、寬27米的四方廣場,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樣可以引水洗街。
麗江游記—拉市海騎馬-麗江專業地接旅行社(2014-04-21)
瀘沽湖在哪?神秘女兒國自助游攻略(2014-04-19)
麗江自助游攻略——活在麗江古城(2014-04-18)
廣州到云南麗江旅游攻略(2014-04-17)
柔軟麗江——麗江自助游攻略(2014-03-07)
首架直升機S—92抵達瑞麗景成直升機場(2013-12-06)
麗江旅程網,讓我迷醉在麗江(2013-12-03)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