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游罷石門懸棺,我們的下一站就是名聞遐邇的萬年冰洞了。在去萬年冰洞的路上,還有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景觀。
這面懸崖上是一座懸空古剎,它叫北天寺,距地面有100多米,寺院由南向北一字排開,坐落在長達200米的崖洞中,大殿里面供奉釋迦牟尼、玉皇大帝和真武大帝,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寺院。寺院原來還有山門、牌樓、龍王堂、鐘鼓樓等建筑,但都在文革時候毀于一旦。
我們回頭看,前面那座山峰酷似一尊莊嚴肅穆的大佛,我們叫做“汾源大佛”。大佛高約百米,坐西面東,佛頭、佛身、佛座三部分比例適當,造型逼真,好像人工雕刻而成的一樣,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地質學的角來看,汾源大佛是一個典型的冰蝕柱石,是在冰川掘蝕、拔蝕和磨蝕作用以及后期的風化侵蝕作用下形成的。
這座陡峭的石灰巖石壁高約100多米,平均厚度30多米,因為懸崖內部有暗泉、暗井相連,所以山體中蓄積的水分不斷滴落到暗井里,因此站在懸崖下就可以聽到“嘀嘀嗒嗒”的聲音,老百姓因此稱為“滴水崖”。懸崖下面有大約300平方米的空地,空地上有大口井一眼,古代這里還建有一座小廟。
好!冰洞快要到了,因為進洞以后我們走的是狹窄的單行循環線,不便停留講解,所以我利用行車時間把冰洞的情況介紹一下。萬年冰洞位于寧武縣麻地溝村西南3公里的石灰巖漏斗中,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已有300萬年歷史,是世界中緯度中山(海拔1000米-3500米為中山)地區最大的冰洞。俗話說“無山不空,山必有洞”,這些洞大多是石灰巖溶洞,萬年冰洞其實也是一處石灰巖溶洞,只不過您在其它洞中看到的是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瀑、石花,而在冰洞中見到的卻是冰鐘乳、冰筍、冰柱、冰瀑、冰花,造物主在這里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地下水晶宮,即使酷熱難當的盛夏時節進入洞中,依然是一派冰雕玉砌的嚴冬景象,和洞外的炎炎烈日、綠樹紅花構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游客問:冰洞是什么時候發現的呢?)冰洞的發現是許多人極為關心的問題。其實,早在清代修撰的《寧武府志》中已經對冰洞有了記載,只不過當時叫作“冰窖”。我們的老百姓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對冰洞的認識和利用,冰洞附近的麻地溝村歷來缺水,到了冬天,老百姓便把周圍的冰雪收集起來存到冰洞里,以便天旱時取出來化了當水用;也有的年輕后生在腰上拴了繩子,進洞砍冰,有時不小心把砍冰的斧子掉進洞里,很長時間才會聽到落地的聲音,當然也沒有人敢下去把斧子找回來;古時沒有冰柜,附近的獵戶便把打下的獵物藏到冰洞里,想保存多久就保存多久,大熱的夏天也不用擔心發霉變質;解放前醫學不發達,到了盛夏,附近的老百姓如果出現發燒、中暑的癥狀,便會派人到冰洞來取冰,一大塊冰用棉被包好,走五、六十里山路都化不掉,不知救了多少老百姓的命。抗戰時期,冰洞還一度成了日本鬼子的鬼門關,當時,日本鬼子在寧武建了一個四三木場,逼著當地人往外砍運木材,老百姓義憤填胸,經常趁鬼子不注意把他們推下冰洞,1995年寧武縣旅游局開發冰洞時,還在洞里發現了兩具已經凍僵了的鬼子尸體。
1995年10月,世界著名洞學專家陳詩才教授考察萬年冰洞后驚嘆不已,連說“沒想到,沒想到,我陳詩才幾乎走遍了全國已發現的所有冰洞,但蘆芽山萬年冰洞無疑是其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堪稱‘華夏第一冰洞’”。1998年著名文物專家羅哲文和景區規劃專家鄭孝燮受寧武縣旅游局之邀對蘆芽山景區進行考察定位時,將其定位為世界級旅游景點,稱為“世界奇觀、華夏一絕”。2001年,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劉家麒先生在參觀完萬年冰洞后感慨萬千“我去過天寒地凍的南極和北極,但當我走進蘆芽山的萬年冰洞時還是忍不住大吃了一驚,這是舉世罕見的偉大奇觀,是可以和南北兩極及珠穆朗瑪峰相媲美的世界第四極。”尤其是在2004年,中科院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專家組來到萬年冰洞,對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考察論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古文專家、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院長趙遜教授在總結評論中說:“萬年冰洞地處秦晉高原北部,是在人類活動頻繁地區保存的最好、存冰最多的冰洞。將萬年冰洞與極地及高寒地區的冰巖心進行比較研究,可以更好地確定華北地區氣候環境變化的規律,它對地球、大氣、氣候、水文、地質、地貌、生物、人類生存環境變化和保護等方面,均有不可估量的信息沉積和濃縮劑在,為研究我國及全球第四紀氣候環境變化提供新材料和新成果。”2005年,萬年冰洞被正式列入國家地質公園。萬年冰洞國家地質公園以萬年冰洞為中心,總面積336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36平方公里。劃分為五個園區,即:汾源萬年冰洞景區、蘆芽山冰川景區、天池冰蝕湖景區、寧化古城人文景區和寧武關人文景區。“是一個以第四紀冰川、萬年冰洞以及為主,以地質構造、典型地質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質地貌和工程地質景區為輔,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集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于一身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游客問:我國及世界上還有其它冰洞嗎?)就全世界來看,在中緯度中山地區,冰洞的存在是極少的,在我國境內僅發現了10個左右,其中作為旅游景點正式開發的只有河北張家口淶源縣的冰洞、黑龍江五大連池的冰洞以及山西省寧武縣的萬年冰洞其四處,在國外,中緯度地區據了解也僅在斯洛文尼亞有一處名叫雪洞的冰洞,這些冰洞大部分到夏天的時候洞里面冰儲量極少,而萬年冰洞不僅規模最大,并儲量最大,保存最為完好,還是是一座地下寶庫和科學地宮:“冰洞中的冰,記錄了近萬年以來全球環境的變化,在大氣、氣候、水文、地質、地貌、生物、人類生存環境和保護等方面,均有不可估量的信息沉淀和濃縮記載。”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萬年冰洞不僅是我國規模最大、冰儲量最大、制冷機制最強、保存最完好、科研價值最高的冰洞,也是世界罕見的大冰洞,不愧“世界奇觀”的美譽。
(進入冰洞)我們已經來到了汾源大峽谷盡頭處的萬年冰洞,接下來半個小時的參觀,我們便將在-4℃—-6℃的冰天雪地中度過了。不過大家不必擔心,景區想游客所想,免費為您準備了防寒的衣物和防水的雨鞋,在進洞以前我們都可以來一番全面武裝。需要注意的是,洞內階陡路滑,我們千萬要注意安全,尤其要照顧好老人和小孩。還要提醒一點,萬年冰洞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珍貴遺產,為了保護冰洞,請大家進洞后不要吸煙,也不要把冰塊帶出洞外。謝謝配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冰洞,去探索和領略這一世界奇觀的風采吧!
大家一定要踩穩梯子、抓緊欄桿、帶好小孩,千萬不要翻越欄桿。已經感覺到襲人的寒氣了吧!注意四周,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現在我們全副武裝、扶著欄桿都感覺到寒氣徹骨、舉步維艱,當初開發時的難度可想而知。
前面是一條冰隧道,有4米多長,請大家注意,小心滑倒,小心碰頭。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冰洞的第二層,右側是一根直通洞頂高達10余米的冰柱,被稱為“定洞神針”。
這是一面美倫美奐、晶瑩剔透的大冰簾,叫“玉簾垂空”,玉簾的正面是一條大冰瀑。這里空間狹窄、不便停留,請大家繼續往前走。
前面這段路黑暗狹窄、陡峻幽深,我們好像隨著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名著《地心游記》中的情節進入了地球的深處。走過這段入地之路,我們便要下到萬年冰洞的第三層了。
現在我們已經下到了距地面60米的冰洞第三層,但不是最底層,我們的腳下,冰洞還有幾十米的深度“藏在深閨人未識”。按照一般的常識,每深入地下100米,氣溫上升0.4℃,而萬年冰洞卻一反常態,洞越深冰越厚,其間隱藏著多少秘密就只有土地爺知道了。
大家看,這里是冰洞的一處下水口,據某些專家說,冰洞的下層隱藏著地下冰河,調節著洞內的小氣候。當地老百姓曾經作過試驗:抓一把莜麥秸稈扔到洞中,想看看它們到底能從什么地方流出來,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以后,這些莜麥秸稈竟然從雷鳴寺的汾河源頭流了出來。目前,專家的考察已經證實了這個實驗的真實性,萬年冰洞下確實存在地下暗河,而且潛通著汾源,如果按長度論,萬年冰洞才應該是三晉母親河汾河真正的源頭活水。因此,萬年冰洞不僅是一處偉大的自然奇觀,也是一處意義非凡的文化圣地,堪稱五千年三晉文明的孕化之洞、文明之源。
我們現在來到了冰瀑廳,大家請看!這便是萬年冰洞最壯觀的奇景——玉瀑凝流。這是一組世界罕見的地下冰瀑群,主瀑“飛流直下入洞府,疑似銀河落九天”;副瀑流銀淌玉、層疊環繞,整個瀑布群冰肌雪骨、纖塵不染,似乎是被孫悟空用定身法定在了一瞬之間,使人疑心進入了東海龍王的水晶宮殿,又像闖進了嫦娥仙子的廣寒仙境。
請大家注意洞頂的積冰層,色澤各異、厚薄不一、象沉積巖一樣層層疊疊。這些冰層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因為這是幾百萬年來一層層冰雪的凍結;是幾百萬年來大氣、氣候、物種的變遷以及人類的誕生和進化等大量信息的沉積,地球過去的秘密,全部隱藏在其中,而這一切又從未因人為破壞而修改過。冰中所含氧的同位素,記錄了地球每年的氣溫;冰層中的灰塵層,顯示了史前火山活動的情況;冰中的氣泡,向人們揭示了數千年以前大氣層的組成;而冰本身所含的水,又向人們提供了地球在不同時期自然界中的元素含量。
(返程路上游客問:冰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冰洞會不會化掉?)
終于重見天日了!不知通過游覽,您對冰洞之謎是不是有了新的感悟?但大家更關心的也許是:這么偉大的奇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會不會因為旅游的過度開發而逐漸走向消亡呢?
冰洞的存在之謎傷透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腦筋,至今仍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因為不論從緯度、海拔,還是地質、氣候各個角度考慮,它都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可能,是全國同類氣候和地形條件下形成的唯一一處冰洞。除此之外,萬年冰洞最叫人摸不透的一點是:按一般規律,每深入地層一百米氣溫將上升0.4℃,而萬年冰洞卻反其道而行之,越到深處氣溫反而越冷,冰層反而越厚,專家說這可能是一種罕見的“負地熱現象”。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僅僅一個冰洞已經夠叫人感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了,可誰又能想到,大自然竟然和人類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萬年冰洞一華里外的山坡上“搬”來了一座“千年火山”——一個黑不隆冬、吞煙吐霧的黑洞。同樣是洞,這面的洞億萬年冰肌雪骨、寒氣逼人;那面的洞卻千百年熱氣蒸騰、煙熏火燎,一對冤家看似針鋒相對,實則“冰火相容”,老百姓于是給這山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叫“茅盾山”。
不過,令我們欣慰的是,2005年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的專家進駐蘆芽山,通過整整一年的調查研究,終于為我們揭開了萬年冰洞的形成之謎。萬年冰洞存在于一個規模較大的巖溶系統中,由上、中、下三個垂直交接的豎洞組成,其中入口處是上洞,是一個圓柱形開口朝天的落水洞,中洞就是我們所說的萬年冰洞,下洞據說也有藏冰,但幽深莫測,至今尚未進行探測。冰洞中的冰體可能早在2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就存在過。到了近現代,由于萬年冰洞地處于山谷中相對較低位置,所以洞外四周有面積近0.5平方公里的集水區,因此,夏季的雨水有相當一部分都通過洞口流入洞內。進入洞里面的水,雖然有不少通過洞穴和石灰巖中的裂隙流入地下,但也有一部分留在了洞里面,留在洞里的這些水到了冬天當然要結成冰。那么,這些冰為什么到了夏天也不會融化,而一直留存下來呢?地質專家告訴我們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緯度和海拔比較高。萬年冰洞處于北緯38°57’,緯度比較高,洞口海拔2220米,海拔也比較高,相對較低的氣溫有利于冰洞中冰體的保存。
第二個原因是“冰室效應”。熱力學研究表明,熱能的傳播主要有傳導、輻射和對流三種方式。在古代沒有冰箱的時候,我們北方的許多城市都要修冰窖,冬季把冰塊放到窖里,到夏天也不會化調,其原理就是最大限度隔斷熱源對冰體的侵害。比如地窖要挖得越深越好,因為土地的熱傳導率低,冰窖的覆蓋物也采用稻草泥土磚塊等熱傳導小、防熱輻射好的材料,而嚴密的封閉,又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熱對流。正因為通過各種手段阻隔了熱的傳播,人造冰窖就能在炎熱的夏季使冰塊保存下來。反觀我們的萬年冰洞,冰洞中的冰體最深距地表85m以上,四周全是熱導率和熱輻射很低的石灰巖,防止了熱傳導;洞口有茂密的森林和厚厚的草甸,防止了熱輻射;上、下兩洞比較狹小,使中洞中的冰得到了較好的封閉,降低了上洞和下洞之間的熱對流。大自然的巧妙設計使得冰洞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與周邊物質的熱傳導、熱輻射、熱對流,最終形成了舉出罕見的萬年冰洞奇觀。
大家可能還有一個非常擔心的問題,那就是冰洞會不會化掉?我要高興地告訴大家,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專家們發現了冰洞有自我保護、自我修復的神奇功能。每年的夏、秋二季,冰洞都會因游人增多、雨水沖刷和地溫升高融化掉一部分,而到了冬天,還會進一步被凜冽的寒風風化掉一部分,冰洞之所以萬年不化,關鍵的秘密是在春天。每到春季,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洞外的積冰、積雪開始慢慢融化,融化掉的冰雪水通過石灰巖的裂隙流滲到冰洞之中,而這時的冰洞,仍然保持著很低的氣溫,流到洞中的冰雪水遇冷重新凝結,使得在夏、秋、冬三季損失的冰體得到了全面的補充。
不過,即使如此,冰洞仍然面臨著極大的生存考驗,因為,它千萬年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森林的大面積砍伐使得水源涵養能力降低、地溫不斷升高,我們不禁要問:冰洞,你還能堅持多久?我們期待著景區出臺更加有力的保護措施,期待著冰洞附近的森林植被能夠盡快恢復,期待著這偉大的世界奇觀能夠留存萬世!
好的!萬年冰洞就參觀到這里,謝謝大家!
忻州/太原到寧武蘆芽山萬年冰洞旅游導游服務 咨詢:0350-3023768 400-6606-418 原文鏈接:http://www.nzsjf.com/article/52118.htm
(轉)“旅游+”打造中國旅游升級版(2015-09-15)
桂林旅游美食攻略_桂林陽朔有什么好吃的?(2015-04-25)
韓國旅游-青瓦臺景點介紹/交通/門票/地理位置(2015-04-24)
【忻州旅游】徒步戶外新玩法徒步大五神池步道蘆芽山景點介紹(2015-04-20)
2015五一東南亞旅游游玩推薦(2015-04-19)
五臺山寺廟掛單費用掛單注意事項(2013-04-22)
2013清明后五臺山春雪過后陽光明媚空氣清新(2013-04-12)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