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捋面
新婚當晚娘家人送去給新娘吃的一種面食,俗稱“寬心面”,古時稱“索餅”。敦煌人的一種日常主食,敦煌俗話又稱“寬板子捋面”,也是有一千多年歷史淵源的古老食品了。喜食捋面,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敦煌人的性格,即樸實豪放,不拘小節。
風味羊雜碎
敦煌特色小吃。主要用羊雜碎(頭、蹄、下水)炒、煎食用。包括烤羊腦、糊辣羊蹄。
手搟面條
和“拉條子”并列齊名,屬于敦煌人的主要面食。搟面條一定要做到精細、勁道,面切得勻稱、舒散。煮面要掌握好時間和火候,面條要軟硬適度,入口滑溜。因手搟面條有別于機器壓制,口味地道。
西域煎餅
最早出現在唐代敦煌的啟蒙教材中,說明敦煌人在很早的時候就食用煎餅。煎餅的起源較早,在《俗務要名林》和《類書》中即有記載。因其制作簡單,快捷方便,口感軟糯,受到人們的喜愛。
燙面油餅
據敦煌莫高窟文書P.2040卷子記載,唐五代時稱為“水餅”。由于“燙”好的面,經過搟薄,撒上香豆末,抹上油,烙熟。所以,口味略帶甜香,酥軟可口。有別于溫水和面,故稱“燙面油餅。
粟餑饳
紅粟餑饳俗稱“高粱米節節”“粟”在晚唐以前是敦煌人的主食。自宋以后,小麥磨的面粉漸漸代替“粟”成為主食。紅粟餑饳由面粉和高粱粉制作而成,紅白相間,別有風味,屬于低糖的健康食品。
花燈儉兒
敦煌民間又稱“老鼠子”,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蒸制。因有“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所以又稱“花燈儉兒”。外形酷似“小老鼠”,活靈活現,十分逼真,是一種帶餡的食品。
包谷面墩墩
又稱“玉米面發糕”,跟敦煌唐五代時的“糕糜”相類似,也是有一千多年的的歷史了。由于是先燙后發,所以吃起來香甜酥軟,加之雜粗糧營養豐富,是一種健康食品。
翡翠榆錢
顏色碧綠,色如翡翠,故而得名。敦煌的一種時令食品。用春天采摘的“榆錢”,和面用籠蒸熟,晾涼后用油炒食。風味獨特適口,特別受外地游客的青睞。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用冷凍的方法,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這種美味。
鴻福棗卷
棗卷是花卷的一種。在唐五代時和“饅頭”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蒸餅”。原來主要用于祭祀,因含“早生貴子”之意義,常被新娘和不生小孩的婦女偷吃。
讓許多人向往的地方——扎尕那(2020-08-11)
情侶第一次旅游適合去哪里(2020-08-10)
西藏布達拉宮旅游攻略之佛教圣地(2017-12-28)
馬爾代夫:陷落藍色天堂 只為感受極致愛戀(2017-12-28)
中國有一條世界頂級的風景線,就在西藏東南!(2017-01-06)
旅行的意義是找回自己(2017-01-06)
今年春節來白云山體驗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吧(2017-01-0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