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歸來不看山,此言為虛?
我們幸運。在折服于“將軍巖”的偉岸、驚艷于“睡美人”的溫柔、見識了“情侶林”的纏綿之后,自神仙居金橋入口進山,我們坐上了尚未開通的高空纜車。從濃蔭環翠、鳥語花香的幽谷飛升,我們開始騰云駕霧。像是一卷巨碩的精美畫冊,在眼前緩緩打開,奇山險峰、秀林飛瀑,令人目不睱接。剛才還在喋喋不休的人們,不由得壓低了聲腔甚至噤了口,眼珠都一律地轉向纜車窗外。
從原先的神仙居景區(俗稱“小神仙居”)飛升數百米,來到山頂觀景臺,我們由此進入了新近開發完成的范圍擴大后的神仙居景區(俗稱“大神仙居”)。坐這高空纜車只需8分鐘,后聽驢友們介紹,若是依靠雙腳蹬石階,至少花上兩小時。乖乖,能以如此迅捷的速度“一步成仙”,這說明現今時代,哪怕是進入仙境都能免去汗流浹背的勞苦艱辛。
站定在觀景臺上極目四望,眾人一下子被鎮住了。宛如綽約女人般的奇峰,在淡淡的云霧中妖嬈;陽光在千仞山崖間穿行,似在黛青色的裙上涂抹金粉;而溪流的聲音正從遠處飄來,仿佛美輪美奐的仙姑演奏的仙樂……沒錯,用青山翠谷、秀峰麗水、巍峨壯觀之類的詞語形容眼前的景色,肯定已詞不達意,如同高粱稈頂柱子——撐不起的。此時有人在拍照,可廣角再大、像素再高的相機都無濟于事,截一角風景怎能顯現眼前由峰巒、絕壁、幽谷、林濤奇妙組合的仙境神采?有人扶著觀景臺邊的欄桿作陶醉狀,似乎再這樣醉下去很可能會長出兩只翅膀,只需在兀立的崖尖上稍稍一蹬,即可翩然高飛,蛻變成仙。
自觀景臺出發,沿依著山崖的棧道前行約百米,即是“大神仙居”景區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三圣谷”了。這巨崖上頂蒼天,下探深谷,巍巍然撲面而來,有遮天蔽日之氣勢。釋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位圣者則被鐫刻在這片巨大的山崖上,如此逼真,如此傳神——垂著長耳的釋圣側著臉似在念經,孔圣正在誨人不倦,而獨眼老聃則面露慍色,似在與一個哲學命題痛苦糾纏。有人在旁介紹,說這巨崖上其實不只有三圣,若能以你的慧眼反復尋求,進入某種境界,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圣賢,更奇妙的景致。此言便再次把我鎮住。是誰揮動神奇的如椽之筆,將三圣鐫刻其上?是誰把仙、神和圣賢都邀集于此,把能看得見東海的迤邐峰谷打造成一處仙山福地?在無法尋到答案之時,只能讓我等贊嘆造物主之英明了。
我們繼續順著棧道往前走。“兼有天臺之幽深、雁蕩之奇崛”的仙居景區原有的景點如“雙巒架日”“天柱插空”“仙人疊石”“象鼻鎖澗”之類早已聞名遐邇,但借助于纜車飛升數百米之后,在新的高度,換了個角度再賞諸峰,原來的天柱變成了巨帆,原來的獅像變成了頑童,一切都另有一番景致、別有一種趣味了。或許,這正是剛剛建成的“大神仙居”景區的獨特之處了。在全國,哪里還有高低兩個景區,把同一片山水分上下兩處觀賞的景點?應該只有在仙居才能想得出、做得到了。據陪同我們游覽的友人介紹,“大神仙居”景區是以原有的神仙居省級旅游度假區為核心外延拓展而成,即往南延伸至刻有神秘遠古文字的“蝌蚪崖”景區,往東連接雪洞景區與景星巖景區,往東南面延伸至“公盂”景區后,再貫通十三都景區,其總面積將達70平方公里。如此廣闊的一片山水,該有多少位仙、神和圣賢居留?“唐詩之路”必定經過這兒,李白詩中“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如詩如幻之場景肯定是在這兒出現。
終于走到了一座山峰的肩頭。停下腳步,自高處環顧諸景,竟又有神妙的感覺襲來,一時間又不明就里。友人在旁啟發:能不能凝神屏氣,用心去端詳,然后再冥思苦索,去細細揣摩景色中蘊含之真諦?這便有點兒考試的味道了。此刻日上中天,清風徐來,四周闃寂,花香輕拂。我忽然覺出自己正被一股溫潤且不失厚重的超自然之力擁入,恍惚間有一種想吟哦的欲望,卻又不知應該吟些什么。見我眼神迷離,欲言又止,友人說,你已經接近于參悟到其間奧妙的邊緣了,甚至已在不知不覺地享受。請看環繞四方的眾山,一共有五座山峰岧峣踞立,為一朵五瓣蓮花無疑,而我們正處在其中一片花瓣的中部,像是躺在這蓮花之中了!我睜大眼睛,依著友人的指點重新端詳,不由得茅塞頓開:真是一朵天下最大的蓮花啊!得知花上半天時間,方才親近了其中一片花瓣,要游遍整個“大仙居景區”,至少需要五天時間,我大喜過望。看來我得好好練練腳力,走遍這片連空氣中都蕩漾著仙氣的山水,哪里還會有不能成仙之理?
真得佩服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公元1007年,宋真宗趙恒神游雪崖禪師的卓錫之地西罨寺,大為傾倒。一心夢想成仙的他認為西罨寺所處之地“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乃至下令把這片仙境的所在地永安縣賜改為仙居縣。在游覽神仙居景區各處風光的過程中,在逗留于仙居縣域的那幾天,這個感覺特別強烈,且隨著越來越深入景區,越發感悟其精妙。事實上,神仙圣賢擇此地而居,確有其道理,不僅是大雷山和括蒼山在此相遇,大海與峰巒遙相呼應,良田美屋散落于溪畔,氤氳裊裊適合于神仙出沒,更重要的是這里的草木花樹、洞崖巖谷、鳥獸魚蟲都沾有仙氣,不可輕覷,仿佛只需吹一口氣,或用手指輕輕一拈,即可讓凡物賦有靈性。筆者在景區穿行,起初的隨意輕狂漸漸被斂走,變得安靜,變得莊肅,變得虔誠,不敢大聲放言,不敢對一石一草有任何妄動,即是被此靈性仙氣牽引之故。李白詩中“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之句,不正是對我等在“大神仙居”景區尚未完全開放之際,即已徜徉在這片山水之間,翹首天尊居處,久久不忍離去的寫照么?
名山大川已造訪過多處了,各地的秀山異水每每令筆者驚艷,誘引著我爬了一山又一山。然而險峻有之,奇崛有之,逶迤有之,有的還建有金碧輝煌的寺剎樓臺,留有不少人工鑿塑的石像泥身,卻都少有仙氣,甚至靈性全無,鬧哄哄只剩下人群簇擁、攤販遍地。所謂的“黃山歸來不看山”,似乎也只是指黃山的奇偉險拔,而非指其它。我們登山究竟是為了什么?登一處仙山與爬一座俗峰究竟有什么區別?經受仙谷美地靈氣的身心沐浴,我們將會獲得些什么?倚著蓮花瓣,索性放任讓自己沉入,沉入與這片山水的心靈對話。這世上哪里還會有第二座這樣的神靈之山呢?
是的,這才是一座真正可以傲視眾山的居仙圣山。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