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草原,大家一定會想到呼倫貝爾大草原,相對于呼倫貝爾我更喜歡的是錫林郭勒大草原。還記得當年 2015 年上映的《狼圖騰》嗎?這部電影就是在錫林郭勒大草原拍攝的,此次參加巡游錫林郭勒千里草原天路 2016 馬可波羅達人挑戰賽,走進錫林郭勒大草原,帶你一起去探秘草原文化。攝影 / 廈航 style來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相聚北京,從北京開著明星的房車,一路浩浩蕩蕩的驅車前往此次的第一站,太仆寺旗。一進入草原,我就興奮的不得了,如此遼闊的草原,心胸瞬間變得開闊很多,這就是我熱愛的草原,終于看到你啦。
隨后,我們沿著蜿蜒起伏的草原天路深入貢寶拉格草原腹地,牛羊成群、碧空如洗、白云如織、草原如錦、淖爾粼粼交相輝映,繪出了一幅嫻靜、恬然、自由、壯美、栩栩如生的萬畝草原風景畫卷。藍天、白云、綠草、羊群、氈房、炊煙,神秘的草原狼,神圣的騰格里,將這些文字組合并呈現在腦海中,便會聯想到《狼圖騰》影片中油畫般唯美的畫面。在這金秋十月帶你走進茫茫草海,游蒼狼逐鹿草原,尋皇家御馬文化。關于草原圖騰,你知道多少呢?很多人看了《狼圖騰》,以為狼就是蒙古民族的圖騰,其實狼并不是蒙古民族真正的圖騰,草原牧民視豺狼為野獸,心里對它有一種敬畏,這種敬畏被大多數人誤以為是神圣的信仰。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成吉思汗東征西跨橫掃歐亞大陸,這么一個強悍的民族可以把它跟狼聯系在一起,有狼的那種兇悍、霸道、野性,但更多的人就是把它作為一種構建的故事來解讀。其實馬才是蒙古民族的最好的伙伴。事實上,羊群是牧民的寶貴的財產,原住牧民視狼為天敵,見到狼就要去圍剿它,如果把狼視為神一樣的敬仰,怎么可能會去圍剿?所以牧民不會放任狼吃羊,而牧民反而與狗視為忠誠的朋友。對于 " 狼的精神 " 與 " 神圣的信仰 " 其實是兩個概念。在蒙古族人的神圣信仰中,像許多其他歐亞民族一樣,植根于 " 至高無上 " 的觀念。蒙古族以 " 蒼天 " 為永恒最高神,故謂 " 長生天 ",蒙語讀作 " 騰格里 ",這才是永恒的神圣信仰。來到第一站,太仆寺旗,她猶如一本厚重的歷史巨作,向世人展示著她的悠久文化,這里是距離北京最近的生態草原,這里是清王朝的皇家御馬場,這里孕育著太仆寺左翼三百年的文化歷史,她就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太仆寺一名由來已久,太仆是官名,始置于春秋,歷朝沿襲。寺,衙門之意。太仆寺就是掌管皇家御馬和朝廷馬政的機構。太仆寺旗馬文化淵源頗為深厚,歷史上曾是清王朝的皇家御馬場。當時養馬達 7 萬匹之多,專供皇室軍用馬匹和御用肉食、奶食。這里的牧民愛馬、養馬的習俗十分樸實而講究,馴馬、育馬、賽馬、打馬鬃、烙馬印等馬文化資源異彩紛呈,今日北京西單附近的太仆寺街也因此而得名。到海日圖嘎查,舉辦了巡游錫林郭勒千里草原天路 2016" 馬可波羅達人挑戰賽 " 認馬儀式,我們分別認養了自己精挑細選的蒙古馬,欣賞了當地牧民馬上拾哈達、套馬、馴馬等傳統馬術表演,同時,近 300 匹蒙古馬 " 萬馬奔騰" 的場面真的超級壯觀哈。這次我們深入貢寶拉格草原,它屬于世界著名天然草原-- 錫林郭勒大草原,金朝時為防御蒙古軍入侵,修筑綿延數千公里的金界壕長城就橫臥其中,如今尚存的殘墻瓦礫、烽火樓臺的遺址,真實的見證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服草原,進而橫掃歐亞大陸的大汗雄風。太仆寺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從遠古的匈奴、烏桓、鮮卑、契丹直到蒙古,都曾在這里秣兵立馬,繁衍生息。這里是游牧文化的搖籃,蒙古文化的發祥地。從清朝順治九年開始,一直到光緒三十二年,前后經歷了 262 年,專供皇室的軍用馬車和御用肉食、奶食。還記得《馬可 · 波羅游記》中記載到"紫菊花開香香滿衣,地椒生處乳羊肥"。秀美風光所吸引,把這里的地名、自然景色全部記載到這部意大利著作當中。幾經歲月變遷,如今生活在這里的蒙古族后裔,雖然更多的是在一輩又一輩留下來的傳說和故事中去尋覓祖先的蹤跡,但十分可貴的是,他們卻一直沿襲和繼承了清朝皇家御馬時代的養馬、馴馬、賽馬及皇室音樂、舞蹈、禮儀、文化等傳統習俗。歷史見證了太仆寺旗與馬的不解之緣,而馬又參與了這塊草原的全部歷程,并最終成為這塊土地最顯著的標志符號。太仆寺旗不僅馬文化歷史悠久,而且曾經是察哈爾盟公署所在地,在歷史文化的積淀中,太旗一直都是察哈爾文化的傳承地。夕陽欲下,落日熔金,絢麗的晚霞、綠黃的草原、金黃的落日、奔騰的馬群,好像給我們送上了一場攝影的 " 饕餮盛宴 "。最喜歡蒙古的漢子,穿著蒙古袍,保護著心愛的女人。夕陽西下,手牽手一起看日落,多么浪漫呀。經過 4 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哈夏圖牧戶游群落,一邊品嘗察哈爾特色蒙餐、感受查干伊德蒙餐文化、一邊體驗熬奶茶和放牧等濃郁的蒙古族生產、生活風情。手抓羊肉,這才是正宗的羊肉,來了內蒙就要大口吃肉,大口吃肉,手抓肉真是好贊。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