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于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的戈壁灘上。相傳古代西域和闐等地的美玉經此輸入中原,因此得名。
玉門關約建于西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當時,漢王朝剛剛取得對匈奴作戰的重大勝利,于是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據兩關”,這就是名問古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四郡和玉門關、陽關。自此,玉門關便和陽關一起,分別成為古代中原通往西域以至中亞、歐洲等地北、南兩路的重要關口。
玉門關為玉門都尉屬下的玉門候官所領,敦煌設軍郡前,隸屬酒泉郡。東漢和帝時(公元:89年一l05年),關址曾一度東移至今玉門市玉門鎮,后又重遷舊址。南北朝時(公元420年一589年),玉門關遷至瓜州晉昌縣境(今安西縣鎖陽城附近),延續至唐,漢玉門就此廢棄。
現存漢玉門關址,坐落在疏勒河下游南岸旁的一處沙崗上。城垣完整,黃土版筑,略呈方形。南北26.4米,東西24.5,殘高9.7米,基厚4.9米。西、北面各開一門,形如土洞。關址北面數十米,即是疏勒河下游一大片由河流、堿湖組成的沼澤地。岸邊蘆草叢生,湖中碧水漣漣,水鳥駝影,若隱若現。關址周圍,還有營壘、城郭遺址數處,尚待發掘.登上關城,則見戈壁浩瀚,天地茫茫,長城、烽燧宛若游龍,在關西北的戈壁、沙磧間逶迤西去。
玉門關附近的長城和烽燧,是我國漢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長城基厚3米,殘高2-3米,頂寬1米多,內粘土、砂礫夾蘆葦或紅柳筑成。沿著長城,每隔5公里左右,筑有烽燧一座。
多以黃土、石塊或土坯夾以紅柳、蘆葦筑成,呈上窄底寬的方柱形。有的殘高10米左右,底寬7-8米,烽燧旁多有房醫、堡臺遺跡.烽隧附近還多遺留有蘆葦捆扎成束的點火用的‘燔苣'和用蘆葦、紅柳、胡楊枝堆成的煨煙用的“積新”,這都是當年戍守軍士發出報警信號時所使用的工具。東距玉門關址5公里的當谷燧,就是這一帶長城、烽燧的一個縮影。
站在當谷燧旁,東可以望見巍然兀立的玉門關址。緊貼燧旁蜿蜒西去的漢長城,又把你的目光引向大漠煞氣深處,引向那遙遠神秘的羅布泊和樓蘭古城......
緬甸美食概述(2019-12-04)
緬甸美食概述(2019-12-04)
緬甸孟族的古都-- 勃固(2019-12-04)
緬甸孟族的古都-- 勃固(2019-12-04)
緬甸旅游 仰光(2019-12-04)
緬甸旅游 仰光(2019-12-04)
西沙群島簡介:(2019-11-2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