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中,這片土地早已有記載,被稱為“桑香佛舍”,禪意十足,行走吳哥必定是一場禪定之旅,存在與涅槃,又有誰能說清?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吳哥行。
我愛黃昏下的吳哥窟,而非上百人圍觀下的日出盛景。最后一天下午,我又走進了吳哥窟,一直呆到傍晚。多云,落日余暉失去了光芒,面前的五座廟塔有種看盡繁華過后的淡定。我試圖尋找特別的角度去展示這座朝西的葬廟,朝著印度教象征死亡的西方。
吳哥窟,本是為供奉婆羅門教地位最高的神—毗濕奴而建。當世風日下,紛爭四起時,毗濕奴就會出現在人間,懲惡揚善,匡正祛邪。因此,婆羅門教又將毗濕奴稱作保護宇宙之神。吳哥窟的締造者阇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出生于亂世中,將吳哥王朝帶向強盛,自然要以傾國之財建造吳哥窟,以表達對毗濕奴的頂禮膜拜,于是經過長達37年的興師動眾,建筑面積達195萬平方米,周圍有寬195米,長5.4公里護城河環繞的吳哥窟終于建成了。
長達500米的筆直大道通往主殿,三層完整的同軸心式回廊,逐層增高托舉起五座尖塔護衛的代表著圣地的神殿—須彌山。通往須彌山的臺階以70度斜角向上延伸,令人望而生畏,無論是高僧還是帝王,都必須手腳并用地爬上去。必須屏息凝神,心無雜念,知道人生是苦,明了什么才是人在神前的匍匐。正如同中國古文化中的那個“敬”字,有敬,才懂得珍惜,才能心無雜念,才能成事。
看著須彌山下面長龍般的隊伍,我已然沒有了等候的耐性,于是努力回想第一次過來時上去的印象,卻全然不記得了,只是那時好像沒有為了游客安全另外鋪設的木制樓梯。雖然是信仰的圣地,對于我而言,仰望便是最好的膜拜。聽說塔里熏香供奉的卻是佛陀,因為阇耶跋摩二世終于被安葬在自己設計的印度教神殿中后不久,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寺廟便被繼任者—阇耶跋摩七世變成了上座部佛教的圣殿。即使尊為帝王也無法控制身后事,如同將自己慈悲的笑臉遍布偌大通王城的阇耶跋摩七世一樣,無法救他的子民于其后不久的屠城水火中。
關于這個王朝最清晰的記錄出現在《真臘風土記》中,那位曾在吳哥王朝極盛時造訪“真臘”并留下著作的元代中國使者—周達觀,絕想不到自己當年本應成為元成祖攻打真臘的軍事依據的那本書,成了后世對吳哥王朝幾乎唯一的考據,更想不到1296年開始的這趟旅程對于真臘王國的影響,在他出使500多年之后才開始顯現,而且這種影響一直綿亙至今而仍未有消減的趨勢。
我站在吳哥窟的回廊浮雕面前,只能以氣勢恢宏來形容,浮雕的信息量之大簡直可稱為婆羅門教的史詩。一層回廊的東墻是“乳海翻騰”的美麗傳說,西墻是“神猴助戰”的激烈場面,北墻是毗濕奴同天魔作戰的傳奇故事,南墻則是高棉人與入侵者的戰斗情景。為了不看得云里霧里,請個好向導還是很必要的。
墻壁上綿延不絕地鐫刻著羅摩英勇殺敵的傳說,吳哥王朝極盛時期臣子百姓的歌舞升平,乳海中誕生的舞蹈女神在每一寸墻壁上輕扭腰肢拈花笑望世間。終究《羅摩衍那》所描繪的輝煌不再,帝釋天沒有騎著三頭神象降臨凡間,毗濕奴和濕婆也都沒有繼續庇佑他的子民,虔誠的信仰未能給吳哥王朝帶來長治久安,終于葬送在泰國軍隊的鐵蹄下。
夕陽下,吳哥回廊,愈發神秘不可莫測。光線將雕花窗欞的影子印在墻上,無頭的佛無語,時間仿佛靜止下來。
每個窗欞之側都有Apsara女神修長的身影,飄揚的裙裾、精致的腰帶、裸露的豐滿雙乳、脖頸上的項鏈,恬靜俏麗的臉頰,風姿綽約,古代柬埔寨女子都這樣美麗嗎?我頗懷疑。
吳哥城門外,一對當地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背景便是印度教神話傳說之一的“攪拌乳海”:天神和阿修羅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一同攪拌乳海,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勢。至今仍被瘧疾等熱帶惡疾困擾的吳哥遺民,早前無暇顧及那些精美之至的建筑和雕刻,現在則歡天喜地享受著旅游業帶來的繁榮和財富。
在雨林遮天蔽日的婆娑樹冠間隱沒的,不只是荒煙蔓草。濕熱氣候經年累月地蠶食滲透著吳哥王朝最顯赫時期留下來的雕梁畫棟,門楣上女神柔美的面貌在時間的肢解下變得如夢如幻。這就是我的第二次吳哥之行,若干年后,我還會回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悟也不同吧,但吳哥,卻不會有任何變化。
暹粒之旅TIP:
緬甸美食概述(2019-12-04)
緬甸美食概述(2019-12-04)
緬甸孟族的古都-- 勃固(2019-12-04)
緬甸孟族的古都-- 勃固(2019-12-04)
緬甸旅游 仰光(2019-12-04)
緬甸旅游 仰光(2019-12-04)
西沙群島簡介:(2019-11-2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